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如何筑牢“防火墙”?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2-09-07

 

9月5日至11日是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如何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共享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互联网经过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全球普及率已近三分之二,全球进入到数字文明构建的新时代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网络空间已经日渐成为与现实世界相一致的平行世界,现实世界中的各类问题也映射到网络空间之中。

虚拟世界背后是现实的网络空间主体,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其网上的行为依然是法律所规范的对象,网络绝对不是“法外之地”。

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李晓东认为,在网络上的社交通信、交易消费、视听娱乐以及创新创业等等社会行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侵害别人的权利,更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危害国家安全。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和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发展。我们既要尊重网民表达、交流的权利,也要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以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以促进数字社会的长治久安。

 

 

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健全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网络安全领域的首部基础性法律。实施5年多来,这部法律对于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和人们数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回应了一系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之基提供了强大法治保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不断强化,网络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如今,从个人信息保护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从网络安全审查到大数据安全管理,一批涵盖网络安全各个领域的重要制度相继建立并不断完善。

加快人才培养提升防护能力。

2022年7月1日,在中央网信办指导下,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正式启动。天融信科技集团、奇安信集团、蔚来、蚂蚁集团、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作为资助方,将连续5年资助1200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加快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程,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当前,网络空间与实体社会深度交融,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水平和监管力度。

2019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APP采取公开通报、责令整改、下架等处罚措施,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交易隐私视频、传授偷窥偷拍技术等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的行为,2021年5月起,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督促各类平台共处置相关违规有害信息3万余条,处置涉违法交易等活动的账号5600余个,下架违规产品3000余件。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